close

getImage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39193

第一章

  建築不分大小、性質,即使是最平凡不過的組成都帶給我們人類深遠悠長的意義,對比一年才去一次的知名景點,自己周遭的建築才存有更多記憶與情感,但我們可能常忽略這些,甚至覺得俗,比不上他人的雅,但如果少了組成城市文化的整體環境因素,如何能談論我們的所居之地?

  書中提到建築的三要素,實用、堅固、喜悅(藝術),三者相互影響共存,一座偉大的建築必與其他所有種類之事更困難及眾人參與,所要理解的更複雜多樣(如裡頭要放置的面向),儘管經典的流傳需要偶然性,但能在起始之初完善極致、三者兼顧,如時代的指標性、文明的象徵符號等,具有影響力的拓展,能夠經得起時間淬鍊。

  建築與社會互動有相當大的關聯,我們在這裡擁有共同經驗,和我們來大學的意義。於是,除了欣賞實體性,也能看見它的象徵性意涵。越戰紀念碑讓我看到新的改變,儘管當初設計圖缺乏傳統慣用符號,但不減它傳達的理念,或者貼近我們的時代,吸引眾人共鳴。它重新定位、詮釋紀念碑的特質,捨棄雕像等物件,直搗最深的核心價值去做設計,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,名字是一個人生的累積,讓大眾在接觸時有別於以往的體驗,更震撼地去勾起記憶,尊敬那些戰死的人。

可閱讀:https://buzzorange.com/2016/12/21/vietnam-veterans-memorial-story/

 

  建築被人類賦予莫大的期望,也塑造我們生活的世界,這是一般事物所不能比擬,歷史的演進之下,建築是與人類的交互作用,「共感」可以讓其悠遊於不同時代價值觀的視角,且具不能被一言定義的特質,例如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潮流與風氣,在前者不一定是真知,在後者也不必然是灼見,標準隨時在挪動,建築之妙讓世人不斷玩味、摸索。

A2FA3B87-E1EA-4FDF-BA50-994D7E5EB70E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xinmedia.com/article/6471

第二章

  承接上章的藝術與實用的辯證,建築成為藝術的時候,是為社會目的而藝術,於是跨越鴻溝,讓藝術不只是藝術。接著又更深入的討論了「挑戰」和「舒適」的矛盾,仔細地觀察,日常的地方建築建立我們的建築記憶,但與觀看藝術建築的體驗又有相當的不同,培養我們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世界。

  藝術並不只是為了成為美麗事物而作罷,還包括創造的精神,突破舊有限制,挑戰人們的感官,傳達作品本質。但建築藝術再怎麼崇高,其目的仍是為了提供庇護與安慰,同樣是站在人性方面,認識到人性的需求。以有形的元素建構實用,無形的元素建構藝術,作者精確絕妙地將互為表裡的兩者結合在一起。

BBA55DD5-08E2-4910-A6A1-78488123A608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xinmedia.com/article/6471

第三章

  建築為一個存在的實體物件,在「形式」這一層次,利用大量的建築作品,討論各種形式所呈現出的效果。作者說我們對建築的體驗仍始於視覺,他談了實體形式又叮嚀我們不能忘記意義層面,或發出的社會主張。美學沒有一套通用標準可言,又無法忽略它背景因素影響。不單是要考慮人們在建築物所體會到的三維空間,還要思考建築物隨著時間推移,對於使用者有什麼深遠的影響。

  先以林肯紀念堂作例證,指出其是如何用箱形結構、廊柱的堅實與留白,營造出無與倫比的莊嚴感。又不厭其煩的對比西格拉姆大樓、通用汽車大樓、漢考克大樓,這三者因為在入口、表面結構、窗戶、對世界的一種觀點、秩序等設計的不同,造成如此風格迥異的三棟建築。金字塔形、球形、小黃瓜形、方尖碑形等奇詭的建築,透過形式的設計,給人過目難忘的感受與驚喜。但若越要追求建築功能的實用性,越有可能採用簡單的幾何形狀,否則淪為重看不重用的毛病,畢竟是與跟人互動,符合所需。

  好的建築十分令人愉悅而值得讚嘆,像是理性和感性的協奏曲,時而輕快、時而沉著,各種變化都能在建築上發生化學反應,又不顯得突兀走調,和諧美好。

第四章

  第四章的序言即提到「建築師藉由空間本身讓進入空間的人萌生某些情緒」,而顯然通篇環繞在空間給人的感受,作者舉了相當充足例子,也比較不同的人進入相同空間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覺。空間依照建築師的規劃,可以引導、聚焦、切割等等達到他(或是客戶)想要的目的或理念,也能擁有不同的功能,討論各種形式所呈現出的效果。

  沙里寧設計的溜冰場,讓我看到空間本身就能表現了動感,非靜態的展現讓我大開眼界,若是實地造訪更能感受到動的能量。好的建築能讓感動穿越世紀永留不朽,像聖艾弗教堂讓人感受到宗教救贖與正向力量,現在看來也能觸動人心。

  有趣的是,不僅僅是體驗空間內部,進入空間的過程也是一種絕妙的感受,因視野的增進漸遠,觀看方式也有所變化,提醒自己打開感官,去沉浸在空間之美。

  建築師賦予空間一些概念與特質,用了各種建材各種元素各個手法,反映他們的意志,從此出發可以發現他們的用心,甚至進來的人有創新的思考被激發。我想到像是台中國家歌劇院的建築設計,伊東豊雄以「聽的建築」作為設計原點,跳脫傳統建築的方正思維,以自然界中的非幾何有機線條構成,它無樑柱且高低起伏的曲牆為主結構,構成大大小小的洞穴,大片的玻璃帷幕與無界線的空間讓歌劇院成為一座內外融合、回歸自然的開放性建築。從外來看會覺得十分特殊且充滿新奇,進到裡頭後我感到舒適安靜,地面上還有流水經過,照明也選鵝黃色溫暖的光線,挑高的天花板、旋轉樓梯讓我覺得不像被受制於建築物中,讓人能放鬆去欣賞這奇妙的結構,原來空間是可以被塑造成如此模樣。

  建築有一定的操控性,它有其目的、想要引導我們去哪裡,我們的視線向哪聚焦。利用自然當作建材,例如日本的光之教堂射入了太陽光,讓人感到神聖性,此時日光就構成了空間缺一不可的建材,建築與環境共生也代表安藤忠雄的理念,十字架的意象用自然元素呈現,是不是想告訴我們大自然和神一樣需要尊敬。

  建築的內部平面圖是移動的指南,能看出建築師對空間配置的想法,引導人們如何看這空間,從這裡到下個空間是什麼樣的體驗,動線環環相扣,空間不是雜亂無章地分布在建築裡,而是有層次、有順序揭露自己。藉由前後改變的平面圖去觀察,發現很多細節可以當成時代的線索,各有各的故事。

cGcq5yNyUDOkFWMzQjZjBjMhFGZ2cjNkNTY2EGNzQWY0QTMhRGZ3kzMyATOv0WZ0l2LjlGcvU2apFmYv02bj5SdklWYi5yYyN3Ztl2LvoDc0RHa

 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newton.com.tw/wiki/%E5%85%89%E4%B9%8B%E6%95%99%E5%A0%82/9733764

這也是本書裡我最喜歡的建築

 

閱讀下集:https://a0903722039.pixnet.net/blog/post/219976395-(%E4%B8%8B)paul-goldberger%E3%80%8A%E5%BB%BA%E7%AF%89%E7%82%BA%E4%BD%95%E9%87%8D%E8%A6%81%E3%80%8B%7C%E5%BB%BA%E7%AF%89%E6%9C%AC%E8%BA%AB%E5%8F%AA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應喜 的頭像
    應喜

    應喜

    應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