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何謂散文?


  「散文」指的是非韻文的「散行文體」,其特色就在於「散」這個字上。「散」並非漫無章法,只是相較於詩、小說而言,散文相對的具有形式上的自由與揮灑的空間、形式題材的多樣性。


   居於「文類之母」的地位,原始的詩歌、戲劇、小說,無不是以散行文字敘寫下來的。後來各種文體個別的結構和形式要求逐漸生長成熟且逐漸定型,便脫離散文的範疇,而獨立成一種文類。
  秦牧在《海闊天空的散文領域》中說:「不屬於其他文學體裁,而又具有文學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,都屬於散文的範圍。」這樣,就有了抒情散文,敍事散文和議論散文等的分類。


  散文理論家鄭明娳認為散文應該要有三種要求。分別為: (一)內容方面的要求:必須環繞作家的生命歷程及生活體驗 (二)風格方面的要求:必須包含作家的人格個性與情緒感懷 (三)主題方面的要求:應當訴諸作家的觀照思索與學識智慧。散文是透過作者宏觀的生命歷程及生活體驗,自由但精確、簡潔地表達的語言文字藝術。


  散文是把可感可思的素材,通過描寫、敘述等手段,以接近口語節奏的散行文句,組織起來,表達一種情思。


古代散文VS現代散文


  古代散文有兩種意義,並以文言文書寫:其一、係與韻文對舉,即除了詩、詞、曲、賦等文體之外,其餘凡不押韻、不對仗、不重視音樂性的散行文體;其二、係與駢文對舉,這個意義的散文又稱“古文”,即凡不講求對偶、駢儷、用典的散行文章,都是散文。


  新文學的散文始於五四文學革命。報刊的繁盛,文學流派纷纷形成,知識分子擴大了眼界,西學更新了知識和觀念,也决定了現代散文的主要特點。
五四對於「人」的觀念的發現,影響於散文,便是表現個性,革新了散文的内容。題材上擴大了表現生活的範圍,並且文體多樣、表現自由,不拘一格。
承受了世界文學的廣泛影響,英國的小品、蒙田的随筆等等,在20年代對中國散文的文體、風格都或直接或間接地發生影響。


  隨社會文化的變遷,散文的書寫題材日新月異,但變中亦有不變之處,張春榮老師 認為現代散文可以「四言」概括其特色:「言之有物」、「言之有序」、「言之有趣」、「言之有味」亦可做為鑑賞散文的一把尺。

 

若有錯誤歡迎糾正~~

arrow
arrow

    應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