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010393498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393498

左右走

圖片來源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90%91%E5%B7%A6%E8%B5%B0%C2%B7%E5%90%91%E5%8F%B3%E8%B5%B0_(%E9%9B%BB%E5%BD%B1)

 

  繪本是日本漢字「絵本」(ehon)的直接移轉,涵蓋空間屬性的平面繪畫與抽象符號的文字,因此具有「圖像語言」與「文字語言」結合的創作特色。幾米《向左走‧向右走》藉由如同詩般的短句,「以畫寫詩」點明都市空間的冷漠孤獨與淡淡哀愁,描述每個冷漠的都市男女在偶然時空中的相遇,在偶遇、相戀、分離、尋覓、重逢的生命循環中,鋪陳許多「擦身而過」的遺憾與無奈。

  根據幾米自己的說法:「我想陳述的,其實不是愛情,而是都市的疏離與空間隔離,只是藉著愛情故事來加強這種意象罷了」。

 

 

 

  幾米繪本《向左走,向右走》和電影的改編。用趙庭輝的〈幾米繪本與電影文本的跨文本性與文學改編:《向左走.向右走》的敘事形式與性別形象〉來介紹,在《藝術學報》第88期(2011年4月),頁189-215。

摘要:幾米繪本是一部在短短15分鐘內就可以閱畢的作品,然而電影文本卻必須在90分鐘內完成合理的交待,其中牽涉許多捨棄/保留、重現/再現、改寫/重構的問題。

  文學改編涉及文本與形式這兩個層面的問題,從小說到電影,差異於斷言式與呈現式的殊異。在電影與文學的之間微妙關係裡,各有其特殊的獨立存在,又能相互交融。
  繪本到電影的跨文本改編,電影本身也有超文本的創造,而敘事形式中比較相同與相異之處,例如繪本「三段式」敘事結構,但電影重視戲劇衝突與合理性而將後3/4進行改寫,也談及在畫面上的分離結合部分帶來觀看感受的差異,甚至新增了繪本裡沒出現的角色。此外,透過交叉剪接連結敘事的時空,運用電影語言充實劇情走向。電影有它自身能夠運用的手法,讓整體表達更完善,讓情緒更凸顯,繪本也有自己的獨特性能展現,轉換的過程中想必都有新的火花產生。
  藉由愛情故事的開展,卻看見都市生活的制式化與人際關係的疏離,透過人物傳達這種「既近且遠」的關係,「匿名性」的元素、男女主角不斷錯過等等,加深了文本意義。針對性別形象提出了看法,還點出父權體制的存在,「電影將繪本中的人變成性格特徵而且呈現對比的性別意識。」藉此重生、詮釋成新的文本。

  「匿名性」:在繪本中,男女主角都沒有「名字」,然而卻具有相當清楚的「數字化」(numbering)表現形式。繪本透過「日記式」的「3年」紀錄作為「時間刻度」。在電影中,男女主角的「名字」轉換為「763092」與「784533」的「學號數字」繪本與電影同樣採用數字化的敘事策略,但前者強調的是都市的疏離,「人」大於「性別」;後者則參照了不同的香港電影,強化了「雙生雙旦」的衝突張力與性別意識,在新加入的喜劇元素中,重構了電影文本,展現不同的文學面貌。

論文閱讀網址:https://www.airitilibrary.com/Publication/alDetailedMesh?DocID=a0000245-201104-201109070015-201109070015-189-21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應喜 的頭像
    應喜

    應喜

    應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