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小說是社會學(生活透過文字顯現)
*寫實主義使十八世紀小說有別於過去小說的重要關鍵,生活語言有典雅貴族與平民之分,但當時評論家說「低俗」。價值(努力成就)生命➡時間生命(大家都一樣,不分階級)
台灣小說時期概分
一、明清時期台灣古典文學
二、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戰、通俗文學的發展
三、1920-30年代-台灣左翼文學運動
四、1930年代以降-現代主義與皇民文學
五、日治時期台灣小說與新詩
六、日治時期台灣報導文學與散文
七、戰後台灣文學的首場論戰及1950年代的反共戰鬥文學
八、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文學
九、1970年代現代詩論戰、鄉土文學論戰
十、1980年代以降的台灣文學
十一、當代台灣小說、散文與新詩
十二、台灣原住民文學的起源及現況
*反清復明、反攻大陸:文人書寫為過客心態
*皇民文學(順從、認同➡內化)(反諷不夠好變成歌頌殖民者)(不得已或刻意)
寫小說的重點
1.風格 2.語調 3.情緒 4.用字遣詞 5.年代、時間 (與穿著、文化相關)6.地點:背景 7.意象(or重複意象)8.主題 9.章節/節奏 10.人物角色 12.結局 13.觀點/思想
如何形容人,氣質特性,「像」什麼。
現實觀察➡原型
⬇
想像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➡會如何行動思考
*意象被用爛的就不要
*開頭
(1)直接敘述/從某個點切入
(2)伏筆/由果至因
敘述方式、結構
文字的細節,如:
(1)「嗯」、「好」、「太好了」各代表不同情緒
(2)物(ex.一個門的裝飾)可以代表身份地位、象徵、場景年代
(3)顏色可用色譜呈寫,讓人精確易想像的。ex.檸檬黃
文字對比
ex. 外在穿著形容得很陽光(*不寫陽光,用細節讓讀者自己明白),但是卻哭了,有種對比性。
ex. 眼淚像蛋蜜➡喜極而泣(但沒寫)
全站熱搜